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重庆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2025-08-28 14:44:31 | 向学教育网

今天向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重庆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11年前,659分摘状元,身份造假被北大拒录的重庆男孩,现在怎样?

生活在现实世界里,有的人宁可一辈子碌碌无为都不愿意弄虚作假。因为,弄虚作假的人最终都没有好的结果。

11年前,一位重庆男孩因为身份造假被北大拒绝录取。

现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怎么样了呢?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何川洋,出生在重庆,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或许是父母对他的影响比较大,她小时候就展现出了对学习的热爱。

5岁进入课堂后,他的学习天赋就逐渐展露出来。

从小学开始,他的成绩一直都是排在年级前十名。

2006年,她进入了南开中学学习。

2009年,凭借着659分的成绩摘了状元,报了北大。

何川洋上高中的时候,父亲利用职务之便请人给自己的儿子改民族,从而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高考中加分。

但是谁都没想到,父亲的这一举动直接葬送了儿子的前程。北大录取程序开始后,在对何川洋身份核对时,发现其民族一栏存在着造假的行为,经过再三核实,何川洋的身份确实是造假。于是,北大拒绝对何川洋录取。

后来,北大专门为了身份造假的事情出了声明。紧接着,各大院校也纷纷发出通告,不再录取这个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身份造假的事情被曝光,当时给他办理的相关人员也受到了处罚。

相关人员都得到制裁后,事情告一段落。

对于何川洋来说,自己是不幸的,自己心里的委屈找不到人倾诉,因为父母就是事情的策划者。

他的父亲也是非常悔恨,更不知道日后怎么和孩子们进行相处。

对于何川洋来说,从小到大遇到的最大坎就是现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何川洋想过放弃,但是觉得自己的学业不能荒废。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从坎坷中走了出来。为了再次证明自己,她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开始了复读之路。当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爆发出来的能量往往是巨大的。

2010年,何川洋凭借着674分的成绩碾压众人,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入北大的校门了。

进入北大之后,她也是丝毫的没有松懈,因为当年的事情一直催促着她向前走。

经过几年的学习后,他现如今已经顺利毕业,走出了北大。据了解,现在正在一家银行工作。

只有痛定思过,一个人才会真实地面对生活。

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都会遇到坎坷,面对坎坷如果你选择了歪路,你终将走不长远。

他的故事给很多弄虚作假的人敲响了警钟。 向学教育网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弄虚作假的人终将会显出原形。

当然了,他的故事也是告诉我们世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是能够及时改正,那就是一个好同志。

想要真正在社会中立足,单单凭借着一些小手段是不行的,需要真正的实力。

希望他的故事能够给很多即将要高考的学子敲响警钟,希望日后再也没有人走他的路。

重庆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重庆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重庆高考3+1+2模式是指重庆新高考方案,重庆高考改革从2018年开始,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用3+1+2高考模式,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总分450分;1指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历史或物理),每门满分100分,总分100分;2指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200分。
1、“3”

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3科,每科满分150分。
2、“1”
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须选择其中1科报考,每科满分100分,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3、“2”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为再选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须选择其中2科报考,每科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计入总成绩。
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考试类型。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学考分为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考)。其中,合格考各科成绩合格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等学校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时的总成绩。
(2)考试科目。为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强化普通高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合格考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14门学科。选择考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学科。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6门选择考学科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其中,物理或历史为首选学科,考生只能选择其中1门参加考试;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学科为再选学科,考生只能从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
(3)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以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合格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课程内容,选择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内容;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考试内容从其规定。

(4)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社会人员申请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证者均可参加合格考;已获得高中阶段及以上学校毕业证书的考生,不参加合格考,其合格考成绩直接认定为合格。具备普通高考报考资格,且选择考选择的学科合格考已合格的考生,可参加相应科目的选择考。
(5)考试组织。合格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1门学科笔试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和公布成绩;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实验实作考查以及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的素质测试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制定测试标准,由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其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选择考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学科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考试、阅卷和公布成绩。
(6)考试时间。合格考中11门学科的笔试实行全科开考,每学年组织2次。其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2门学科在高一下学期末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学科在高二上学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3门学科在高二下学期末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实验实作考查以及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的素质测试时间,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学生不得提前参加各学科合格考。选择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时一并进行。
(7)成绩呈现。合格考(含素质测试、实验〔作〕考查)科目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选择考中,首选学科成绩以原始成绩呈现;再选学科成绩通过“同一学科,依据原始分高低进行排名、根据排名顺序划定排名等级;不同学科,排名等级相同赋分范围相同;同一等级原始分等比例转换”的办法转换后,以等级转换分形式呈现。选择考成绩当年有效。

高考填报志愿是怎样的一个流程?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填报志愿是怎样的一个流程?的相关内容。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三种:高考前的猜分填报志愿,高考后的估分填报志愿和据分填报志愿。分批次填报志愿的,一般是上述某两种的结合使用。

所谓猜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还未进行之前,考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和模考成绩猜测高考分数,据此填报高考志愿。至2012年,北京市和上海市采取的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

所谓估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刚刚结束,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考生只能根据对自己高考成绩的估计来填报志愿。至2012年,仅有辽宁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3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所谓据分填报志愿(有的地方将其称之为看分填报、出分填报或知分填报),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试分数已经知道,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经知道,考生可以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填报高考志愿。至2012年,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广东省、吉林省、甘肃省、贵州省、河南省、陕西省、天津市、山西省共26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有5至8分的距离。级差的确定则应当以往年(最好是近三年来)各个院校及其内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整理、分析出院校及专业的基本走势,这是填报志愿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

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一家人不能搞内战,特别是在子女考试不理想的情况下,更不能互相埋怨。家长最了解子女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要克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倾向,特别要避免把自己年轻时未竟的理想不加分析地强加在下一代身上。家长应当好参谋,注重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招生录取信息,多与子女沟通。当家长与子女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家长应该用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甚至失败的教训去说服子女,引导子女正确认识自己、正视现实,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子女自身发展的院校和专业。

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之间的关系对于高考成绩较好的考生,选择理想的院校和满意的专业,是无可非议的。由于一般考生高考成绩的竞争力总是有限的,若对院校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必须以牺牲专业的层次为代价;若对专业提出较高要求,就必须以牺牲院校的层次为代价。二者究竟以哪个为重,由考生依据实力自己定夺,但必须要在能被录取的大前提下作出上述调整。特别是在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发生冲突并威胁到录取与否时,一定要放弃对专业的要求,此时无论是什么专业,能被录取就是上策。但要注意,对于1A院校志愿,考生在填写专业服从调配时一定要慎重。

省内与省外院校之间的关系由于我省经济文化相对滞后,许多优秀考生都把目标定位于省外发达城市的高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考生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在填报志愿前要清楚各批次省内外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所占比例。

比如,2011年我省文理科招生计划中,第一批本科省内与省外招生计划占第一批总计划的比例分别为27%和73%,第二批本科省内与省外招生计划占第二批总计划的比例分别为66%和34%。可见,对于第一批本科,省外计划比例高于省内计划,选报重点要放在省外院校。但是,第二批情况正好相反,如果仍按一本院校的处理方法对待二本院校,则考生将会面临高落榜率的风险。选报重点应放在省内院校。更何况省内有些高校并不亚于某些省外高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建议采取内外兼顾的原则。

二本(2B)类院校与三本(2C类)和专科院校之间的关系

遇到这类问题的考生,其高考成绩一般都位于二本线的临界区域,又称贴线生,即二本线上和线下各10分的区域。近两年的录取中发现,二本线上有相当一部分二本(2B)院校由于生源不足不得不在二本线下按志愿次序降分录取,这为那些不达二本线而又想上二本、且家庭经济不太富裕的考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高考成绩在二本线临界区域的考生要珍惜这个机会,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位于二本线下临界区域的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并且应该填报专业服从调剂一项。二本、三本、专科院校的交叉录取区域的考生,只要有条件上本科的,应尽量选择本科。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整理的重庆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重庆高考
与“重庆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相关推荐
高考综合改革的“3+2+1”模式是什么意思?
高考综合改革的“3+2+1”模式是什么意思?

如果报三加二专科没被录取的话,会不会被调剂到其他普通专科专业?谢不一定。顺序看。这里给出我根据我对各位考生的问题总结出来的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若干注意事项,供你参考:首先,平行志愿是各个省市区的招生政策,与具体学校无关。就是说,大学是没有办法决定是不是实行平行志愿或是不是招收平行志愿的考生的。如果一个省市区没有实行平行志愿,那么这个大学在这个省市区招生时就不能按照平行志愿招生;反之

2024-07-05 00:11:56
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 什么是3+1+2模式
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 什么是3+1+2模式

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什么是3+1+2模式什么是“3+1+2”模式?新高考“3+1+2”模式,其中“3”是语数外,“1”是物理和历史二选一,“2”是化学、政治、生物、地理四选二。因此,“物、史、化、生、政、地”六科都属于选考科目。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影响等级赋分原则“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

2024-07-07 02:04:58
高考“3+1+2”的模式是什么?
高考“3+1+2”的模式是什么?

高考“3+1+2”的模式是什么?2021年,广东省新一轮普通高考“3+1+2”模式意思是指“3”就是3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1”就是从物理和历史这两门学科中选1门作为选考科目;“2”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这四门中选2门作为选考科目。至于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就是以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为单位设定首选科目要求、再选科

2024-01-13 01:03:08
3+1+2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3+1+2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3+1+2新高考是什么意思?高考改革3+1+2的意思是“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是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1”是指在考生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其中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是注意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2”是指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传统文理分科的地区高考考四门

2024-10-18 04:11:03
湖南高考3+1+2是什么意思?
湖南高考3+1+2是什么意思?

湖南高考3+1+2是什么意思?湖南新高考是指在“3+1+2”模式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由全国统一命题;“1”为首选科目,即物理、历史中的1科;“2”为再选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中的2科,由湖南省自主命题。“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

2024-06-08 11:51:57
江苏高考3+2+1是什么意思
江苏高考3+2+1是什么意思

2024年高考各大学对选科要求主要变化是?2024年高考各大学对选科要求主要变化是:物理+化学成名校理工类专业标配,占比高达45.07%。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最新发布《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包含了所有2024年拟在甘招生的本科、高职(专科)层次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紧扣新版《指引》的要求,物理+化学成名校理工类专业标配,占比高达45.07%。该要求对已

2024-01-19 10:57:28
贵州高考3+1+2是什么意思
贵州高考3+1+2是什么意思

贵州高考3+1+2是什么意思贵州高考3+1+2是指贵州新高考方案,贵州高考改革从2021年开始,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用3+1+2高考模式,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总分450分;“1”为首选科目,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满分100分;“2”为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再选择2门,每门满分100分,总分200分。

2024-02-20 06:05:11
明年高考3+1+2是什么意思
明年高考3+1+2是什么意思

明年高考3+1+2是什么意思新高考3+1+2是指:必考3门科目、选修2选1和选修4选2。所谓的“3+1+2”模式,高考的满分依旧是750分,根据不同兴趣的选择共有度种组合。1.影响等级赋分原则“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

2024-03-14 18: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