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4 03:48:41 | 向学教育网
唐尚珺最后认清现实了。
唐尚珺——高考钉子户的高考经历
唐尚珺从2010年第一次参加高考,一看到这个年份,还是很感慨的,2010年我正在读大学,还有两年毕业,这一年唐尚珺走进高考的考场。
第一次参加高考,唐尚珺没有达到本科线,毫无意外,他选择复读。那个时候选择复读,最正常不过了,第一年没能挤过独木桥,重新来一年,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这是不少学生的选择,很多都是复读一年考上了较为理想的大学。唐尚珺第二年参加高考,分数超过了三本线,还是不理想。
当时的他,做了一个决定,已经算是大胆的决定了,继续复读。在高中复读生很常见,复读两年的学生,其实是极少数的了。那个时候亲戚朋友同学大概没有想到,这才是刚开始,唐尚珺的高考之路,还很遥远。唐尚珺第五次参加高考的时候,发挥稳定,过一本线,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
他选择复读,第六次参加高考,考上了吉林大学,他不接受专业调剂。第七次参加高考,成绩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此时的他遭遇家庭变故。第八次参加高考只考了570分,之后迎来了第九次、第十次,而这还不是终结。尽管他最高分考出了646分,考上了重庆大学,他最后还是放弃了。
去年唐尚珺被上海交大录取,他甚至去交大报道,后来因为专业原因,他再次放弃了这所名校。今年2月份,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备战高考100天”的动态,向世人宣告,自己要第14次参加高考。
唐尚郡终于透露了自己的小心思:目标院校就是清华大学。从一个第一次参加高考,连本科线都不到,到后来能考出646分的高考成绩,他是激励人心的,他是鼓舞高考生的。可是为什么一次次放弃进入名校的机会,一次次重新回到复读生的教室,重新备考,他真的不厌烦吗?
他如何维持生计呢?
这里有一个现实,不得不提,高考复读,考上名校,学校是有奖金的,所以尚可不必担心他的生活费,他靠着几万元的奖金,也能养活自己的校园生活。但是即便有奖金,跟付出的时间相比,也是不足为道的。
唐尚珺的一个同学就曾经讲述了自己和唐尚珺的经历,他的同学走的是二本院校,现在已经有了稳定的家庭生活,一切步入正轨,他提到唐尚珺,给他的评价就是“执拗”,钻牛角尖,一条道走到黑。
可能有人会说一年几万的奖金,和花费的时间相比,不值一提,按照唐尚珺这个年龄,进入职场,到现在已经拿到年薪20万加的水平了。还有人会说,他在这个舒适圈走不出来了,他无法适应外面的环境了,他就是故步自封,把自己圈定在这里,这等于给自己开了一个陷阱。
可能对他自己来说,这都不是根本的原因,就像他同学所说,他性格执拗,一条道走到黑,他终于透露了自己的小心思,他不断复读的唯一原因就是,清华大学是他的终极梦想。
勇气可嘉,可是浪费了十几年的青春,把所有的时间花费在反复研究考题这件事上,失去了提升自我的机会,真的值得吗?
2023年唐尚珺不再复读。
唐尚珺成为2023年高考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第15次参加高考的总成绩为594分,他坦言已经放下心中的执念,考虑到母亲的感受,决定2023年选择合适的大学读书,考取教师资格证。但是天意难测,命运总是捉弄人,唐尚珺被华中师范大学退档,没有办法再被其他学校录取。
唐尚珺高考本科阶段填报三所师范类院校,顺序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华中师范大学以及华南师范大学。按照广西高考平行志愿的填报原则,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投档分数线622分,唐尚珺高考成绩没有达标,所以顺序到华中师范大学574分。
当唐尚珺的档案被华中师范提走时,意味着华南师范大学的志愿将会作废。唐尚珺我高考成绩达到华中师范大学最低的分数线要求,却没有达到物理以及化学两个师范类专业的分数线要求,他又没有填报服从调剂,最终被华中师范大学退档,此前他还想通过征集志愿进行补录。
根据广西考试院发布的2023年本科一批征集志愿信息表,笔者发现师范类院校里面的征集志愿,全部都是各种行政管理或者是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根本没有各种师范专业,即使是985高校,同样都是各种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冷门专业。
唐尚珺再次发布视频,表示自己的心情非常低落,经过综合考虑,没有合适的学校和和专业,没有参加补录。记者提问接下来该如何安排时,唐尚珺表示现在只想回家,接下来看情况再做决定,或许会选择复读,但又怕将来没有学校愿意录取。
唐尚珺第15次高考成绩为594分:会去读大学,大概率填师范类。
1.第15次参加高考
参加高考多次并不常见,这显示了唐尚珺对高等教育的追求和执着。高考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进入大学的关键考试,每年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高考,竞争激烈。唐尚珺多次参加高考意味着他对于高等教育的渴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2.考得594分
唐尚珺取得的594分可能是指高考总分,尽管594分相对来说不是非常高的分数,但它不能单独作为评估学生能力和潜力的指标。唐尚珺的分数需要与具体大学招生要求和其他考生进行比较以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3.考虑报考师范类大学的原因
唐尚珺的决定考虑报考师范类大学可能是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的兴趣和热爱。师范类大学专注于培养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包括小学、中学、幼儿教育等领域。选择师范类大学意味着唐尚珺希望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并对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4.师范类大学的特点和优势
师范类大学在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声誉和优势。学生在这些大学里可以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同时也会有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做好准备。师范类大学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理论。
5.就业前景和发展机会 向学教育网
选择师范类大学毕业的学生通常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机会。教育行业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秀的教师有着长期的需求。通过在师范类大学接受专业教育,学生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有机会在学校、教育机构或教育管理部门等领域就业。
总结
唐尚珺决定考虑报考师范类大学,这可能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师范类大学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机会,为学生将来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打下基础。通过选择师范类大学,唐尚珺有机会在教育领域发展,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向学教育网。2022年山东高考复读生人数25.1万人。根据查询山东省教育网显示,2022年山东复读生有25.1万复读生,占应届考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一。2022年共有79.5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其中春季高考报名人数15.7万人,夏季高考报名人数60.3万人。山东复读高考政策法律分析:坚决禁止普通高中利用公共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或招收往届生插班复读;严禁普通高中利用公共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指严禁利用公
2024年还能复读吗2024年还能复读吗:可以。不过部分地区表示公立学校就不招收复读生了。如四川云南、贵州、黑龙江、重庆等主要看当地的政策。不过在高考中往届生(复读生)和应届生在考试、录取上是完全一样的。有些省市由于新高考的改革,在新旧交替之际,有许多变化的因素,反而让有的学生不会选择复读。不建议复读的情况1、本身分数太高或太低因为分数高的同学,如果高考在
2024年高考还复读吗?我觉得对于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是否复读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新高考政策:首先,要了解新高考政策对于你所在地区的具体影响。了解新高考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评分标准等,以便更好地制定复读计划和备考策略。2.分析原因和情况:仔细分析自己在今年高考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如果认为自己的不理想成绩主要是因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或者对新
2024年还可以复读吗可以复读,2023年参加高考仍可以选择复读备考2024年高考。所以高考模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往届学生报名参加2024年高考,所以新高考是可以复读的。高三复读的注意事项:1、抗压能力复读的时候压力很大,老师,家长都会煽动压力,让学子疲于奔命,这些学子都要事先考虑到,如果学子是个不怎么能够承受很大压力的人,那么对于复读这件事,学子就要好好考虑了。2
陕西2024年还能复读吗陕西2024年还能复读。2024年陕西并没有取消复读,但是部分省份的公办院校不允许招收复读生,依然是可以去民办复读学校的。截至目前国家并未明确出台关于高考生不能复读的规定,全国正在全面开展新高考,高考复读政策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因此全面取消。2024年陕西高考还能复读吗2024年陕西高三学生仍可复读。到目前为止,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都
2024年高考还能复读吗?2024高考复读生政策如下:特别说明:1、根据此前教育部要求,高校统一专业(类)在所有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应当一致。所以本文分析对“3+1+2”和“3+3”所有省份均有较强的参考意义。2、本文分析主要适用于2021届新高一及以后的学生。2024新高考科目分析1.物理+化学yyds2024年新高考共有20种选科组合,
2024年高考还能复读吗关于2024年将实行全国新高考的问题,由于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节,具体的变化方向和新政策的执行情况还是需要等待政府的相关通知。不过,对于今年高考成绩没有考好的考生,无论新高考是否执行,复读仍旧是一种提升自己的机会。一、考虑个人情况首先,建议考生在考虑复读的问题时要好好考虑自身情况,比如家庭经济情况是否允许、自己对复读的态度和打算、选择复读还是进行其
2022年高考复读政策2022年还可以复读吗不少省份都有规定,公办高中和省级示范中学不允许招收复读生,但对于私立高中是没有规定的,因此想要复读还是可以的,但想要复读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要面临第二年考试难度加大的风险。2022年高考复读政策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曾发文对公办高中办复读班的问题有过明确禁令。近年来各地陆续发文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贵州、四川、云南、黑龙
2023-11-19 20:37:01
2023-11-18 19:38:41
2023-10-30 22:21:32
2023-10-17 10:52:04
2023-11-20 13:33:15
2023-10-17 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