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48:24 | 向学教育网

2022年同济大学将进行强基计划招生,招生省份详见报名系统。符合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1.综合成绩计算
我校按照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学校考核成绩占比15%折算考生的综合成绩。学校考核成绩为面试成绩。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学校考核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满分)×150。
2.确定第一类考生拟录取名单
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专业录取,额满为止。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专业组内专业调剂时必须符合调剂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以高考成绩高低为录取顺序,高考成绩也相同时,依次以高考数学、语文、外语成绩高低为录取顺序。
当拟录取考生数少于分省分专业计划数出现缺额时,不再递补。
3.确定第二类考生拟录取名单
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相同专业组第一类录取考生的综合成绩最低分者,予以认定,其录取专业参考综合成绩和竞赛成绩。若该省份无相同专业组录取的第一类考生,则综合成绩需达到同省份第一类录取考生的综合成绩最低分。
我校将于7月5日前确定录取考生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同时提交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2022年同济大学在河北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的录取分数线为633分。同济大学在山西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的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在山西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的录取分数线为591分。同济大学在北京综合类的本科批普通类物理必选的录取分数线为662分。
| 省份 | 年份 | 录取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类别 |
| 北京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2/1723 | 425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 北京 | 2022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48/2940 | 425 | -2 | 物理必选 | 综合 |
| 天津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85/- | 463 | -3 | 物理必选 | 综合 |
| 天津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80/1333 | 463 | -2 | 化学、生物(2科必选) | 综合 |
| 天津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75/1758 | 463 | -1 | 不限 | 综合 |
| 天津 | 2022 | 本科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677/1580 | 463 | -4 | 物理必选 | 综合 |
| 河北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3/2156 | 430 | 物理类 | ||
| 河北 | 2022 | 本科批 | 医学试验班 | 641/1334 | 430 | 物理类 | ||
| 河北 | 2022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26/3178 | 430 | 物理类 | ||
| 河北 | 2022 | 本科提前批B段 | 国家专项计划 | 625/3338 | 430 | 物理类 | ||
| 山西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4/1520 | 498 | 理科 | ||
| 山西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1/280 | 517 | 文科 | ||
| 辽宁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2/1079 | 362 | 物理类 | ||
| 辽宁 | 2022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46/1578 | 362 | 物理类 | ||
| 辽宁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6/334 | 404 | 历史类 | ||
| 黑龙江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0/1037 | 429 | 理科 | ||
| 黑龙江 | 2022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606/1191 | 429 | 理科 | ||
| 黑龙江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医学类专业 | 611/991 | 429 | 理科 | ||
| 黑龙江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607/1142 | 429 | 理科 | ||
| 江苏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5/2300 | 429 | -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物理类 |
| 江苏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4/2464 | 429 | -6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物理类 |
| 江苏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3/2651 | 429 | -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物理类 |
| 江苏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0/3202 | 429 | -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物理类 |
| 江苏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541 | 471 | -2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历史类 |
| 江苏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6/631 | 471 | -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历史类 |
| 浙江 | 2022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6/5665 | 497 | 综合 | ||
| 安徽 | 2022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639/2297 | 491 | 理科 | ||
| 安徽 | 2022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6/2611 | 491 | 理科 | ||
| 安徽 | 2022 | 本科一批 | 医学类专业 | 643/1907 | 491 | 理科 | ||
| 安徽 | 2022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39/2342 | 491 | 理科 | ||
| 安徽 | 2022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403 | 523 | 文科 | ||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1/1685 | 428 | 3195(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物理类 |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9/1852 | 428 | 3195(W506)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物理类 |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8/1950 | 428 | 3195(W500)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物理类 |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36/2137 | 428 | 3196(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物理类 |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3/355 | 468 | 3195(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历史类 |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2/373 | 468 | 3195(L700)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历史类 |
|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位次 |
| 北京 | 同济大学 | 综合 | 649 | 2309 |
| 天津 | 同济大学 | 综合 | 681 | 1299 |
| 河北 | 同济大学 | 物理 | 642 | 2440 |
| 山西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22 | 277 |
| 山西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32 | 1303 |
| 内蒙古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18 | 181 |
| 内蒙古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09 | 1405 |
| 辽宁 | 同济大学 | 历史 | 640 | 342 |
| 辽宁 | 同济大学 | 物理 | 662 | 1206 |
| 吉林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07 | 263 |
| 吉林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16 | 1413 |
| 黑龙江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30 | 1005 |
| 上海 | 同济大学 | 综合 | 511 | 13304 |
| 江苏 | 同济大学 | 历史 | 613 | 624 |
| 江苏 | 同济大学 | 物理 | 620 | 2947 |
| 浙江 | 同济大学 | 综合 | 655 | 5627 |
| 安徽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51 | 331 |
| 安徽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49 | 2413 |
| 福建 | 同济大学 | 历史 | 620 | 379 |
| 福建 | 同济大学 | 物理 | 642 | 1939 |
| 江西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35 | 487 |
| 江西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40 | 1829 |
| 山东 | 同济大学 | 综合 | 643 | 2625 |
| 河南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45 | 617 |
| 河南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59 | 2750 |
| 湖北 | 同济大学 | 历史 | 640 | 447 |
| 湖北 | 同济大学 | 物理 | 646 | 3265 |
| 湖南 | 同济大学 | 历史 | 619 | 547 |
| 湖南 | 同济大学 | 物理 | 638 | 2587 |
| 广东 | 同济大学 | 历史 | 633 | 450 |
| 广东 | 同济大学 | 物理 | 645 | 4071 |
| 广西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20 | 2066 |
| 海南 | 同济大学 | 综合 | 764 | 260 |
| 重庆 | 同济大学 | 历史 | 637 | 462 |
| 重庆 | 同济大学 | 物理 | 672 | 956 |
| 四川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23 | 397 |
| 四川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57 | 2455 |
| 贵州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51 | 330 |
| 贵州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15 | 1408 |
| 云南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51 | 358 |
| 云南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45 | 1298 |
| 陕西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37 | 253 |
| 陕西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52 | 966 |
| 甘肃 | 同济大学 | 理科 | 599 | 1456 |
| 青海 | 同济大学 | 文科 | 594 | 56 |
| 青海 | 同济大学 | 理科 | 591 | 156 |
| 宁夏 | 同济大学 | 理科 | 553 | 1048 |
| 新疆 | 同济大学 | 文科 | 603 | 141 |
| 新疆 | 同济大学 | 理科 | 611 | 445 |
2022年同济大学招生章程2022年同济大学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录取规则、收费标准、奖助学金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同济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同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22年同济大学招生章程2022年同济大学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录取规则、收费标准、奖助学金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同济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同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1.2022年同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文科类考生需达到620分,理科类考生则需635分。2.强基计划,亦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实施,旨在选拔那些有志于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能力的考生。3.该计划主要招生专业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力学、基础医学、育种以及历史学、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
同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同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有贾舒婷、刘欣达。考生号:22150102151210;姓名:贾舒婷;专业录取:应用化学。考生号:22150404151794;姓名:刘欣达;专业录取:生物技术。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报考流程:1、填报志愿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可以选择报考同济大学强基计划。考生要了解该计划的相关信息,包括所属学院、专业设置、录取要求等。通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是中国教育部为了培养国内一流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通过选拔一批有潜力和实力的优秀学科团队进行资助和支持的一项重要计划。入围该计划名单是同济大学的学科团队在学科竞争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对他们长期以来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上的认可和肯定。同济大学在入围强基计划名单之前,必然经历了严格的选拔和评审过程。这一过程通常由教育部和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是中国教育部为了培养国内一流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通过选拔一批有潜力和实力的优秀学科团队进行资助和支持的一项重要计划。入围该计划名单是同济大学的学科团队在学科竞争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对他们长期以来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上的认可和肯定。同济大学在入围强基计划名单之前,必然经历了严格的选拔和评审过程。这一过程通常由教育部和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1.2022年同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文科类考生需达到620分,理科类考生则需635分。2.强基计划,亦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实施,旨在选拔那些有志于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能力的考生。3.该计划主要招生专业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力学、基础医学、育种以及历史学、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
2022年同济大学招生章程2022年同济大学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录取规则、收费标准、奖助学金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同济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同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25-05-23 17:45:25
2025-09-08 11:03:25
2024-10-15 06:08:31
2024-06-18 04:19:44
2024-02-27 21:13:04
2023-11-06 13: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