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5 10:14:59 | 向学教育网
![]()
大约在1%到2%之间
以2021年为例。2021年,全国共有182519名考生凭自己的实力付出幸运地考入了 985大学 ,占全国考生总人数的1.69%。而对211来看,全国更是有520434名考生苦心人天不负地考入了 211大学 ,占全国考生总人数的4.83%。大约在5%左右。我们单看这个百分比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我国高考真的是竞争激烈,真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百个考生才不到2个考生能够考入985大学,一百个考生才不到5个考生能够考入211大学。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学生只能去非985和非211的大学,甚至专科,或者连专科都考不上。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 985工程 大学”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 清华大学 开始实施,实施“985工程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
但在2016年06月23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文件,宣布382份 规范性文件 失效,包含《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985”“211”工程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
“ 211工程 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 新中国成立 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 中国政府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中华民族 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985全省录取占比
211全国录取占比

2021年各省高考录取人数情况如下仅供参考: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1078万人,按照近四年全国高考总体录取率最高81%计算,今年高考招生人数是873.18万人左右,本科录取人数为485.1万人左右。
一、地区差别
1,每个地区的竞争压力不同,院校资源更是差别巨大,从整体数据来看,2021年高考各省市本科一批上线率均超过10%,其中一批上线率最高的为北京市,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5.17万,上线总人数22100,上线率42.75%,上线率最低的为河南省,本科一批上线率11.18%;
  2,一本上线率较高的省市大都为教育资源或经济条件发展比较好的省市,也有一些经济比较落后或西部地区一本上线率高主要是因为人数少,竞争比较小,如宁夏、青海等。
  
 
3,而从就业数据来看,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874万人,酬薪是高校应届生择业考虑占据首位的因素,从国内智联招聘联合新东方在线发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专起薪4562元,本科起薪高达5102元,而硕士起薪达到了7337元。
二、高考录取人数的地区差异
1,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人数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受到人口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
2,一些人口较多、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录取人数相对较高,如广东、江苏等。
3,而一些人口较少、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录取人数相对较低,如西藏、青海等。
  
   三、影响高考录取人数的因素
  
  
 
1,高考录取人数受到考生数量、学校招生计划以及考试成绩等多重因素影响。
2,考生数量的增减与当年的出生率、高中毕业率等因素相关。
3,学校招生计划由教育部门根据学校规模、教育资源分配等因素确定。
4,考试成绩是决定录取人数的关键因素,优秀的成绩可以增加录取机会。
  
   五、高考录取人数的教育政策影响
  
  
 
高考录取人数还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改革与调整会直接影响录取人数。政策方面的变化可能包括高校扩招、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力度等。一些省份可能会采取特殊政策,如加分政策、人才引进计划等,以吸引更多优秀的考生。
  
   六、高考录取人数对教育资源的需求
  
  
 
高考录取人数的增加需要相应的教育资源供给,包括学校师资力量、教室、实验室等。相关教育部门应根据高考录取人数的变化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七、高考录取人数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高考录取人数的增加对社会和经济的未来发展有一定影响。更多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提升了整体的人力资源素质。同时,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对就业市场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影响,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八、小结
录取人数与考生数量、学校招生计划以及考试成绩等密切相关。教育政策的改革与调整对录取人数也有一定影响。高考录取人数的增加需要相应的教育资源供给,并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录取率多高才算是比较稳妥的呢?的相关内容。
大学录取概率 60%以上 就算是录取概率比较高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率,所以大学录取概率75%是算比较稳妥的,在报考时尽量选择服从调剂,以增加稳妥的概率
一般来说,高考录取率 50%以上 就很容易被录取了,在高考的录取率中,重点大学的专业竞争度是很大的,如果想要录取,这个录取率是必须要考虑的,根据招生计划比,录取率在50%以上时,录取的选择性还是比较大的,此时录取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向学教育网
高考录取具体的概率也要看所填报的志愿,如果是比较热门的学校和专业,那录取的概率就会比其他学校的低,所以高考填志愿的录取率最好 保证在85%以上是比较稳妥的。
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
                河南理科550分,填报志愿比较稳妥的学校有哪些?理科550分,其实已经能够算作是高分了,但是就河南省今年的高考情况来看,550分的理科分数放到往年是非常有牌面的,但是放到今年却有一点不太乐观。由于河南省今年高考的情况,高考人数相比较于往年有所增加,高考试卷的难度不是太高,同时试卷的例题分布以及例题构成又比较常规,因此导致学生的成绩整体上升。所以也导致了河南省今年的高考分数线是非常高的,单从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才能更稳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选择大学专业和学校的重要环节,而调剂则是在分数线范围内,根据招生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或学校。对于考生来说,是否服从调剂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本文中,我将从个人兴趣、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等角度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是否服从调剂。如果考生对原本选择的专业和学校没有浓厚的兴趣,或者对其他专业和学校
                高考志愿录取率多少算稳?高考志愿录取率多少算稳一般以2-5分为一段,上下依次浮动,冲的一般高出10分,稳的在自己分数加减5分,保的低于自己10分,考生需要仔细研读各院校简章及报考指南,从而选择适合的院校。高考志愿冲稳保分相差多少较为合适“冲”、“稳”、“保”的参考标准,就是历年来各高校学校投档录取结果,12个学校,以考生考分为中心,以2-5分为一段,上下依次
                高考志愿录取率多少算稳高考志愿录取率多少算稳一般以2-5分为一段,上下依次浮动,冲的一般高出10分,稳的在自己分数加减5分,保的低于自己10分,考生需要仔细研读各院校简章及报考指南,从而选择适合的院校。高考志愿冲稳保分相差多少较为合适“冲”、“稳”、“保”的参考标准,就是历年来各高校学校投档录取结果,12个学校,以考生考分为中心,以2-5分为一段,上下依次浮
                2022高考志愿填报专科成绩怎么填报比较稳妥?填报技巧有哪些?很多人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成绩,同时在上学的阶段,家长会花费很多的金钱给孩子补习功课,就是希望他们能够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进入自己理想的学府。而高考也是很多人都看中了一个事情,并且很多人对高考报考志愿也会存在一定的疑虑。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报考的非常好的话,那么就会进入自己理想的学府,如果成绩很优异的话,报考出现了失误,这也是一个非常
                高考成绩即将出炉,志愿怎么填报才稳妥?划分原则按照比例来定,一段线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的1:1.2划定;二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作为考生参与录取的最低控制线;特殊类招生控制线按照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0.5划定。艺术类中的文学编导、播音主持、摄影类按照普通类一段线的85%划定;美术类、音乐类、书法类按照普通类一段线的70%划定;舞蹈类、影视戏剧表
                2022高考位次高出多少比较稳填志愿原则是什么以你的位次为基础,你如果是1000的位次,800-1000的位次所对应的专业、学校,都是你要冲的目标。高考位次高出多少比较稳以你的位次为基础,你如果是1000的位次,800-1000的位次所对应的专业、学校,都是你要冲的目标。但是,你不要把目标定的过高。一般而言,位次越靠前,冲的学校和专业难度越大,因为数量少,竞争对手实力越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更稳妥?同一志愿专业填报时,应该把最稳妥的专业放在第一个,但是前提是要喜欢这一个专业。如果不喜欢这个专业的话,那么建议把这个专业放在中间或者是最后。各高校在专业录取时,有不同的专业录取原则,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也就是专业优先原则进行录取。按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按分数段从高到低录取,同一分数段按考生志愿录取。第一专业按专业优先,后续专业按分数优先进行录取。
2025-05-23 17:45:25
2025-09-08 11:03:25
2024-10-15 06:08:31
2024-06-18 04:19:44
2024-02-27 21:13:04
2024-11-25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