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清华北大在河南招生多少个名额

2024-05-30 11:32:14 | 向学教育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清华北大在河南招生多少个名额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清华北大在河南招生多少个名额

清华北大在河南招生多少个名额

河南省今年高考清华大学名单榜上前十如下:

1、郑州外国语中学的李育君,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706分的成绩排名第一。
向学教育网

2、郑州外国语中学的何文浩,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704分的成绩排名第二。

3、郑州外国语中学的王思程,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703分的成绩排名第三。

4、郑州市第一中学的王译,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699分的成绩排名第四。

5、郑州市第一中学的李航,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698分的成绩排名第五。

6、郑州市第一中学的王奥,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697分的成绩排名第六。

7、郑州市第一中学的张天,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696分的成绩排名第七。

8、周口市文昌中学的韩一鸣,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695分的成绩排名第八。

9、郑州市第一中学的张天,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695分的成绩排名第九。

10、周口市文昌中学的李航,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694分的成绩排名第十。

高考的意义:

1、高考是人生中的第一场考试,也是决定今后发展轨迹的重要考试,通过高考的选拔可以被各大高校录取,也可以选择喜爱的专业。

2、高考是检验每个人寒窗苦读学习成果的权威平台,也是回报父母与亲人的好机会。身边的人对我们寄予厚望,而我们自己也经历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在高考中考上好的大学,用优秀的成绩回报父母与亲人。

3、高考是每个人生命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意味着人生的机遇与更广阔的天地。

4、高考对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努力与拼搏才是生命的真谛。

清华北大在河南招生多少个名额

谁知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河南省中专录取线是多少?

中专的是对口招生的!

今年
我校2006年河南省职教师资新生录取结束,录取结果公布如下:

园艺类计划招生25名,增加13名招生计划,实际录取38名。最高分为714,最低分为680。

动物科学类计划招生15名,增加5名招生计划,实际录取20名,最高分700,最低分67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计划招生16名,增加1名招生计划,实际录取17名。最高分697,最低分667。

会计学类计划招生30名,实际录取30名。最高分709,最低分683。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类计划招生45名,实际录取45名。最高分709,最低分676。

农业水利工程类计划招生35名,实际录取35名。最高分667,最低分615。

清华北大在河南招生多少个名额

各大学录取河南高考分数线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各大学录取河南高考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各大学录取河南高考分数线如下:

河南理科:

1、清华大学699分。

2、北京大学697分。

3、上海交通大学692分。

4、复旦大学691分。

5、北京大学医学部690分。

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689分。

7、北京大学医学部688分。

8、浙江大学686分。

9、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684分。

10、复旦大学(试验班)681分。

河南文科:

1、清华大学677分。

2、北京大学669分。

3、上海交通大学667分。

4、复旦大学663分。

5、北京大学医学部663分。

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663分。

7、北京大学医学部659分。

8、浙江大学658分。

9、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650分。

10、复旦大学(试验班)648分。

以上数据出自知乎网。

网上填报征集志愿办法:

1、征集志愿实行网上填报方式:

拟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须于7月12日9:00-18:00登录河南省教考试院网(ttp://ww.haeea.cn),查阅相关信息,凭体人帐号和密码登录“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

进入填报志愿界面,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间完成网上志愿填报操作。逾期网上填报系统关闭,考生将无法再进行任何填报操作。

2、本科提前批各类别只能选报其中一类,不得兼报:

本科提前批和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可兼报;投档时,先进行本科提前批,之后进行国家专项计划投档。

3、体育类本科平行志愿:

体育类本科实行平行志愿,“1个院校+1个专业”为1个志愿,不设志愿调剂,生可填报1到9个志愿。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清华北大在河南招生多少个名额”相关推荐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 北大、清华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分配是怎样的?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 北大、清华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分配是怎样的?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包括四川、北京、重庆三所高校,其中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

2024-10-19 21:48:20
北大清华在江西招多少文科生?
北大清华在江西招多少文科生?

2020年北大清华在江西招多少文科生?2020年北大清华在江西招200人。江西录取清华北大总人数为200人(清华84人,北大116人),清华北大录取人数最多的地市为南昌。其中师大附中以录取总人数28人,位于第一,清华大学录取12人,北京大学录取16人,比南昌二中还多15人。录取人数排第二的地市为抚州。其临川一中占该地区录取清华北大人数半数以上,达20人,其他高中水平相当

2024-07-11 15:16:04
河南省985,211名额有多少个?
河南省985,211名额有多少个?

全国各省985、211录取率以2021年为例,各省市985、211录取率如下1、北京:考生人数5.13万,985录取率6.08%,211录取率17.88%,合计23.96%2、天津:考生人数5.6万,985录取率6.19%,211录取率14.34%,合计20.53%3、青海:考生人数4.84万,985录取率3.12%,211录取率13.91%,合计17.03%4

2024-08-08 11:53:27
清华北大2023年招生人数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
清华北大2023年招生人数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

2022中科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2022中科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1000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2022年发布的招生简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为1000人。其中,招生计划中的本科生人数为800人,硕士生人数为200人。清华北大2023年招生人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23年本科新生各类型数据:1、清华大学2023年本科新生各类型数据:清华大学202

2024-10-18 12:35:34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清华北大2023年招生人数)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清华北大2023年招生人数)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根据查询西安交通大学的官方信息得知,该计划目前并没有对外公开各省名额。2023年该校强基计划招生210名。凡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且符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各省(区、市)优秀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

2024-11-03 19:47:09
清华北大各省名额分配 历年录取人数是多少
清华北大各省名额分配 历年录取人数是多少

2021全国31省高考难度排行我们采取“985录取率”,“211录取率”,“一本录取率”三个指标的共同排名来评估各地高考竞争烈度,加上一个“清华北大录取率”进行额外评判(因为方差过大,这个指标不算得分),最后进行得分排名。第1档地区(优惠模式):北京,上海,天津第2档地区(优惠模式):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第3档地区(普通模式):福建,海南,湖北,陕西,黑龙江,内蒙

2024-08-10 10:40:17
清华北大在福建省的招生人数是多少?
清华北大在福建省的招生人数是多少?

各省份高考人数2023各省高考人数:河南131万人,山东80万人,河北83万人,四川77万人,广东70.2万人,湖南65.5万人,广西61万人,安徽60.1万人,江西57万人,贵州47.8万人,湖北46万人,江苏40.6万人,云南38.3万人,浙江36万人,山西33.7万人,陕西32.3万人,。重庆31.4万人,辽宁19.1万人,新疆22万人,甘肃24.7万人,福建21.8万人

2024-08-26 04:36:35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大、清华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分配是怎样的?)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大、清华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分配是怎样的?)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0年开始,该入围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大学2020、2021两年中,“强基计划”在省、市、自治区入围分数线及其变化的情况。2020年分数线:★强基计划:即“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以“为国选才育才”为宗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

2024-10-21 04:12:14